古籍有云:“大暑,六月中。暑,热也,就热之中分为大小,月初为小,月中为大,今则热气犹大也。” 一年中最酷烈的时节已然到来,骄阳似火,热浪蒸腾,万物仿佛都在接受一场高温的淬炼。值此暑气最盛之日,我们驻足于中国血防纪念馆的肃穆回廊,心中涌起的,不仅是面对酷热的敬畏,更有一份穿越时空、源自历史深处的震撼与感佩。因为,正是在这同样的烈日炙烤下,我们的前辈们曾进行了一场艰苦卓绝、气壮山河的“送瘟神”伟大斗争。大暑时节,水草丰茂,亦是钉螺孳生、血吸虫病传播的活跃期。回望历史,在血吸虫病肆虐的年代,这盛夏的酷热与水泽的“丰饶”,带给余江、带给江南水乡人民的,是难以言状的深重苦难。疫水如无形枷锁,禁锢着生命与希望。“千村薜荔人遗矢,万户萧疏鬼唱歌”的凄凉景象,曾是大地上真实的伤痛。
“借问瘟君欲何往,纸船明烛照天烧。” 正是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,余江人民率先吹响了消灭血吸虫病的号角,依靠“战天斗地、敢为人先,不达目的、决不罢休”的血防精神,硬是在这看似最利于瘟神肆虐的大暑时节,用科学、智慧和汗水,一寸寸夺回了健康的家园,创造了人间奇迹!这份精神,是余江的骄傲,更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、战胜困难的精神财富。
今日大暑,这大暑的骄阳,不仅考验着当下的我们,更如一面明镜,映照着过去那场艰苦卓绝斗争的荣光与温度。敬畏自然,珍惜健康。大暑提醒我们自然的力量,也警醒我们维护公共卫生安全、保护生态环境的永恒课题。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,对自然的敬畏、对科学的尊重、对健康的守护,一刻也不能松懈。
值此大暑,让我们走进中国血防纪念馆,在历史的回响中感受那份穿越酷暑的坚韧与力量。在缅怀先辈功绩的同时,汲取“血防精神”的养分,将它化作应对人生和时代挑战的勇气与智慧,在各自的岗位上,书写无愧于时代的新篇章!